>>您當前位置:首頁 -> 專題 -> 2024 ->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 -> 要聞
        【尋訪寧夏文化新名片】
        【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】隆德:文旅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
        2024-11-12 08:10:14   
        2024-11-12 08:10:14    來源:寧夏日報

          綠樹環繞、碧波蕩漾的隆德縣。

          文旅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。

          隆德博物館。

          社火表演熱鬧非凡。

          綻放的梨花吸引游客駐足觀賞。

          磚雕技藝開發的文創產品。

          紅崖村老巷子街景。

          文化名片

          千年古縣的文旅蝶變

          隆德縣位于寧夏南部、六盤山西麓,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,如今是集自然生態、歷史人文、紅色文化與避暑康養于一體的千年文化古縣。

          隆德縣擁有書法、剪紙、刺繡、高臺馬社火、泥塑、磚雕等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文化藝術,曾獲“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”“中國書法之鄉”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等美譽。2023年,隆德縣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,還先后獲得國家園林縣城、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、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、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、2022鄉村振興旅游目的地等多項殊榮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為加強文化引領和產業帶動,隆德縣實施“鄉村振興、文化強縣”雙戰略,積極探索“文化+農業、體育、旅游、非遺、藝術、節慶”等多元轉化路徑,擦亮“文化之鄉”“社火之鄉”“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”等“國字號”金字招牌,推廣“千年古縣·文化隆德·康養福地”文旅品牌,成為游客“慕非遺體驗、品特色美食、觀沉浸演藝、享康養之旅”的新興旅游目的地。

          文化探析

          留住歷史記憶 賦能鄉村振興

          社火燃情 促旅興文

          馬社火以其在馬背上的精彩表演著稱,表演者需根據劇中角色的著裝要求,使用綾羅綢緞裝飾馬匹的身體、頭部和頸部,還需腳踏馬鐙,在馬背上做出各種即興表演,同時手持刀、矛、劍、戟等道具進行表演。

          趙永龍的家鄉是隆德縣陳靳鄉新和村。每逢年節,新和村都會組織一支規模龐大的馬社火隊,將李世民、岳飛、楊門女將等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。家中長輩對馬社火異常熱愛,他從小深受感染。這些表演不僅是娛樂活動,更是一種文化傳承。小時候,趙永龍總是站在一旁,瞪大眼睛好奇地觀察著這一切。到了小學五六年級,已能夠熟練駕馭馬匹的他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高臺馬社火的行列。

          進入隆德縣文化館工作后,每年春節期間,趙永龍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臺馬社火的策劃與制作中,力求將最精彩的表演呈現給觀眾。在趙永龍及其團隊的努力下,馬社火這一民俗文化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。特別是在每年正月初九(上九)、正月十五等重要節日,馬社火團隊都會演出給群眾拜年。

         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馬社火,新和村建立了高臺馬社火傳習保護基地,并飼養了十幾匹馬。目前,新和村依托高臺馬社火傳承基地,通過開發鄉村旅游、民宿、房車營地、水上樂園、篝火大戲、夏令營基地、農家采摘、暖鍋等旅游項目,帶動91人就業。去年,文化活動表演創收35萬余元,帶動總收入150余萬元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隆德縣依托豐富的文化傳統優勢,創新“優秀民間文化藝術+鄉村”模式,以“大節耍社火、小節演文藝、周末看雜耍”的亮點,策劃舉辦了全國社火大賽、非遺過大年、暖鍋促消費等大型文旅主題活動,開展耍社火、演秦腔、拋繡球、春官詞、唱“花兒”、音樂晚會、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、文化下鄉等活動180余場次。創新編排《隆德暖鍋》《隆德書韻》《看社火》《幸福隆德走起來》等合唱、舞蹈、情景話劇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體驗,感受隆德縣的文化藝術魅力。

          今年截至目前,該縣共接待游客261.25萬人次,同比增長19.51%;國內游客總花費達8.57億元,同比增長20.7%。其中,文旅直接性營業收入1.44億元,同比增長19.57%。

          磚雕生輝 文創致富

          11月2日,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的非遺時光閣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參展者——來自隆德縣的魏氏磚雕。作為魏氏磚雕第五代傳承人,魏亞龍帶來了包括青翠素雅的掛墜、古樸雅致的發簪以及細膩生動的手鏈等最新文創產品,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。

          “誰能想到,傳統的磚雕技藝竟能創造出如此精致且富有現代感的藝術品,能夠在這里發現這樣的文化寶藏,我感到非常驚奇。”來自北京的李女士對磚雕工藝品贊不絕口。

          魏氏磚雕起源可以追溯到120多年前的隆德縣鳳嶺鄉于河村。那時,一位名叫魏貢萬的村民拜在河北磚雕藝人的門下學習技藝,最終他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魏氏磚雕。

          魏亞龍不僅繼承了先輩們的精湛技藝,更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,讓磚雕技藝不再局限于建筑,而是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。這些作品既保留了傳統韻味,又充滿了現代氣息,令人眼前一亮。如今,魏氏磚雕已不僅僅是一門家族手藝,更是展示隆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的亮麗名片。通過參加各類展會和交流活動,魏氏磚雕等文創產品成功拓展了旅游產品的市場空間,帶動當地文化企業實現增收。同時,魏氏磚雕已成為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的橋梁,通過舉辦培訓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,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,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慕名而來參觀學習。

          為進一步優化文創產品,隆德縣著力推進文化市場研究、生產、教育一體化革新。在今年固原市組織的文創懇談會及文創大賽中,隆德縣有45件作品脫穎而出,《四季養生茶》《草本茶》《藥香》《六盤中藥養生茶具》等11件產品榮獲中醫康養產品和特色文創產品獎項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隆德縣文創產品種類已由最初的14類100余項,擴展至16類120余項,包括磚雕、刺繡、藥香、康養產品等,年創收2400萬元以上。

          星夢同輝 文旅致遠

          10月25日晚,隆德縣城關鎮楊家店村龍珠山星空宿集地,點點燈光將整個村莊裝扮成一個夢幻世界。漫步在龍珠山星空宿集地,太空艙民宿外的燈帶和纏繞在樹枝上的彩燈交相輝映,仿佛將夜空中的星辰搬到了地面。

          自星空宿集地營業以來,吸引許多游客慕名而來。燒烤爐前,廚師們精心烤制著各類美食,一串串肉串在炭火的熏烤下滋滋作響,散發出誘人的香氣。夜幕降臨,游客們圍坐在一起,品嘗美食、仰望星空,享受著浪漫愜意的夜晚。太空艙民宿內設施齊全,關上窗簾即可享受私密空間,打開窗簾則可盡覽璀璨星空。

          “宿集地共有60多個床位,分布在太空艙和蘑菇房中。游客不僅能品嘗到各種美食,還能參與多種戶外活動,體驗別樣樂趣。”宿集地負責人說,未來將不斷優化服務,提升游客體驗,努力將龍珠山星空宿集地打造成城關鎮的一張新名片,為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        今年以來,隆德縣以文化為基礎,引導老巷子、楊家店、上梁老街、盤龍山莊等民宿提升品質,結合親子體驗、休閑采摘、農業觀光等特色項目,推進鄉村田園觀光、文創手作體驗、休閑度假養生等新興業態融合發展,建設包括隆德縣六盤山森林康養區農文旅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、隆德縣圖書館非遺資源庫提升項目、老巷子基礎設施提升工程、護城河提升及綠化工程、六盤山東部文旅康養區項目、老巷子十三坊旅游休閑綜合體等項目。

          隆德縣還通過修建盤龍山莊甘渭宿集、夫子雅舍、龍珠山星空宿集、閩侯協作蘑菇小屋等民宿,延長民宿產業鏈和游客體驗價值鏈。通過出臺利好政策,驅動民宿經濟發展,探索市場化融資運作模式,保留歷史記憶,留住美好、鎖住鄉愁,走出一條美麗鄉村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新路子。目前,全縣共有文旅企業117家,帶動就業1394人,人均年增收約3萬元。

          剪紙藝人楊國權展示作品《農耕圖》。

          文化點評

          翰墨飄香 文脈綿長

          “隆德縣自古以來就是文化薈萃之地,這里不僅是書法藝術的沃土,也是文學創作的搖籃,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庫。”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教授于光建說,從昔日謀溫飽到今朝興文化,隆德縣在新時代新征程上,以文化為筆,描繪出一幅從物質富裕走向精神富足的嶄新圖景。

          書法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,在隆德縣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。書法的魅力跨越了年齡界限,成為連接世代的精神紐帶。“隆德縣通過舉辦全國書法大賽,為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,也能領略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。”于光建說,每一位隆德書法家,他們用書法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,將自己的心聲與情感融入作品之中,使之成為情感的載體、精神的寄托。

          “文學創作同樣在隆德縣綻放光彩,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家和詩人,他們用文字記錄生活、抒發情感,傳遞正能量。”于光建說,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,都蘊含著濃厚的地方特色與人文情懷,成為隆德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  隆德剪紙、高臺馬社火、泥塑、磚雕等非遺項目,它們不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,更是民族智慧的結晶。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手藝人的心血與汗水,它們承載著歷史的記憶,見證著文化的傳承。”隆德縣文化館副館長張晶晶說。

          文化自信

          文化火起來 口袋鼓起來

          作為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重要的驛站,隆德縣自古以來就享有“關隴鎖鑰”的美譽。如今,隨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,這片土地譜寫了鄉村振興的新篇章。

          “在銀川市西夏區漫葡小鎮也能看到我們的磚雕文創。”魏亞龍說,目前他們正準備在全區各大景點、博物館上架魏氏磚雕產品。

          近期在寧夏大學參加培訓時,一位老師建議魏亞龍向國際市場推廣隆德傳統工藝品,以吸引更多國際目光,魏亞龍接受了這個建議。“磚雕產品從屋檐到指尖,從大山深處走向國際舞臺,我們有這個文化自信。”魏亞龍說。

          “啊,薛郎!你這身榮耀,莫非你做了官?”“為丈夫降了紅鬃烈馬,圣上見喜,封為后軍督府!”日前,在隆德縣文化館一樓排練大廳,杜安吉與柳小娟正專心排練秦腔《投軍別窯》,為老巷子的演出做準備。

          在傳承與發展中,像杜安吉這樣的民俗藝術者還積極參與秦腔愛好者的業余班指導、小品排練、小戲演出以及“戲曲進鄉村”“送戲下鄉”等活動。此外,隆德縣民俗藝術家們還長期在隆德縣中小學推廣“戲曲進校園”等文化活動,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熱愛民俗的少年兒童。

          隆德縣堅持文化賦能和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,深挖文旅資源,推出“隆德好禮”,做精書畫、剪紙、刺繡、泥塑、磚雕等文創產品研發,深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消費升級。“一系列非遺文創產品不斷涌現,成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產品,讓傳承千百年的古老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、火起來。”隆德縣文化旅游廣電局負責人說。

          最是文化能致遠,旅游鋪就致富路。隆德縣抓住“國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”建設的寶貴機遇,充分開發利用本土文化和旅游資源,通過產業發展讓群眾的口袋鼓起來,通過文化讓群眾的腦袋“富”起來。進一步提升隆德縣的區域知名度和影響力,真正成為游客“慕非遺體驗、品特色美食、觀沉浸演藝、享康養之旅”的新興旅游目的地。(記者 師越 文/圖)

        【編輯】:王小梅
        【責任編輯】:鄒煒新
      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|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|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|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|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|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|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|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|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|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|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|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|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|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|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|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|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|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|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|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|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|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|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|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|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|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|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|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|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|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|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|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|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|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| 亚洲AV第一成肉网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|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|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|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|